编者按
“检察护企”宣讲团是杭州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检察e站建设,进一步提升检察护企成效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宣讲团由杭州市、区两级检察机关的检察业务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营商环境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检察办案与法治教育相结合,为企业开展“精准式”“菜单式”检察服务和普法宣传。
杭州市“检察护企”宣讲团成立之后,检察官们火速行动,利用休息时间送法入企。宣讲团成员——滨江区检察院行政检察办公室主任陈海华应相关单位邀请,分别走进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为资产公司全体人员及下属子公司中层以上人员、两新企业党组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两新组织内部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共计150余人讲解百个职务犯罪疑难问题,并借助自身长期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经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7月9日晚,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会展中心,陈海华检察官以问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企人员职务的刑法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超市卡、烟酒等算不算受贿的财物?”“退休之后收受贿赂,能算受贿吗?”以通俗、易懂、实用的方式对职务犯罪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紧接着,陈海华检察官指出,企业员工是做好自身反腐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道德修养,杜绝赌博等不良爱好,抵制金钱等诱惑,对法律要有敬畏之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自觉接受单位监督。
听众感受
资产经营公司员工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受益匪浅,检察官结合自身经历从职务犯罪的定义入手,以预防职务犯罪为主线,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职务犯罪典型案例,警戒大家从思想深处筑牢党纪和法纪两道防线,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远离职务犯罪。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反腐工作意见建议,让大家进一步增强了法制观念,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7月11日上午,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陈海华检察官剖析了滨江区发生的多起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针对民营企业管理人员职务犯罪案发规律,提出了三条预防对策:一是企业要强化监督,对采购等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采取重点监督,重要岗位实行定期轮岗,对员工违法问题要查早查小,让员工不敢腐;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员工入职、提拔考察机制,将廉洁自律列入一票否决,严格工作审批制度,强化对工作绩效的考核,让员工不能腐;三是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坚持对腐败的零容忍,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让员工不想腐。
吉利控股集团 纪检监督专家
“培训正好讲到我们心坎上了!”
培训中全程全神贯注、仔细记笔记并积极提问的吉利控股集团纪检督查专家表示,此次培训对贿赂犯罪认定、职务侵占与挪用资金罪认定、非国家工作人员新增罪名、职务犯罪预防等内容的细致讲解,厘清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增强了企业负责人对职务犯罪的判断力,对于完善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合法经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