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滨检动态
滨检动态
守护隔山海,山海皆可平——一次远隔千里的爱心接力
时间:2022-03-0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杭州滨江检察 2022-03-03 14:40

  

  

  “姐姐今天开庭很顺利,多谢你们的帮助,明天我要去学校啦,先去旁听尝试着学习融入校园生活让生活回到正轨,我会加油哒。”这是小瑶发来的微信,她的微信头像换成了一只“身体倍棒”的猫咪,言语间满是雀跃和期待。

  

  

  还记得去年10月检察长接待室里的那位患有白血病的小姑娘吗?

  还记得那双迷茫而又渴望光明的眼睛吗?

  年仅16岁的小瑶,早早失去了父母的庇护。租住在一个小房间里,与年迈的外公外婆相依为命,每周独自往返于医院与住处,依靠微薄的救助支撑着高昂的医药费。身为“事实孤儿“,这是属于她的生活日常,两点一线,三餐四季。

  去年,滨江区检察院通过司法救助和干警募捐为小瑶送去了五万元款项,但身患重病,收入稀少,祖辈年迈,无人照护,这种种问题依然沉甸甸地压在小姑娘瘦弱的肩头,也压在滨江检察院未检检察官的心头。

  /

  01

  寻找合适监护人,支持变更监护权

  2020年年中,小瑶病危,接受了骨髓移植,处于术后恢复阶段,需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但父亲因车祸去世多年,母亲又因诈骗罪在山西服刑。远隔千山,一堵高墙,母亲已无法担负起对小瑶的监护职责。而抚养小瑶长大的外公外婆已年逾八十,平日里靠着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面对病重的外孙女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监护缺失让16岁的小瑶陷入了生活困境。

  谁适合担任小瑶的监护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承办检察官。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承办检察官发现小瑶自小与三个舅舅感情深厚,在其母亲入狱后,也一直由经济状况较好的舅舅们代为照料,其中一位还为小瑶捐赠了骨髓。经过多次协商,最终决定由家住浙江的大舅倪某某担任小瑶的监护人。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承办检察官通知滨江区法律援助中心安排了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有丰富家事案件办理经验的律师为小瑶提供法律帮助。今年1月18日,滨江区检察院支持倪某某向滨江区人民法院提起变更监护权之诉。

  02

  千里庭审一线牵 云端接力解难题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小瑶母亲目前在山西省女子监狱服刑。此案开庭时间,正值杭州滨江疫情爆发。为防止疫情输入,保障服刑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山西省女子监狱采取全封闭式管理。疫情结束前,承办法官和检察官均无法前往监狱进行庭审。更别提,小瑶虚弱的身体也难以承受舟车劳顿的辛苦。

  承办检察官多次与当地驻监检察官联系,希望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手段进行开庭。但监狱管理人员表示,由于两地跨越不同省份,无法通过安装司法行政系统的即时通讯工具与监狱直接对接,而普通的电子设备也不能进入管理区域,不能利用法院现有的移动微法院在线庭审平台进行开庭。服刑人员出不来,移动设备进不去,案件一度陷入停滞。

  幸运的是,这个案件一直牵动着杭晋两地司法工作人员的心。承办检察官与承办法官、当地驻监检察官、监狱管理人员成立白血病女童联合救助群,反复协商、沟通,提出多种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最终确认监狱内安装有远程庭审设备,可与晋中中院通过“易审”APP进行线上庭审。晋中中院审监庭领导亦高度重视,组织技术人员参与配合。后经过多次信号测试,该方案实现了法院与监狱之间的实时对接和信号回传。

  03

  在线开庭排民忧 隔空传话暖人心

  

  

  2月21日下午3时,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小瑶在滨江区法院审判庭,通过晋中中院的技术支持,与小瑶母亲顺利连线。庭审持续40分钟,整个过程传输稳定、互动流畅、程序规范。通过释法说理,小瑶母亲当庭表示愿意放弃监护权,由大舅倪某某担任监护人,对小瑶进行抚养和教育。

  

  

  

  

  小瑶生病以来,已许久没见过母亲,母女二人只能通过每月一通电话互相问候。当检察官询问小瑶母亲是否有话想要转达给小瑶时,她早已泣不成声。服刑中的小瑶母亲一直记挂着女儿的病情,对自己无法亲自照顾女儿心怀愧疚。在知道小瑶如今恢复良好、病情稳定后,她表示一定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归家庭,回到女儿身边。听到母亲熟悉的声音,一向坚强乐观的小瑶也湿了眼眶。

  从杭州滨江到山西晋中,

  十余个小时的车程,

  1300多公里的路途。

  从检察院到法院再到监狱部门,

  穿越两省,联结三家。

  一次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

  为“事实孤儿”画出司法保护的同心圆。

  此时,我们这么远,却又这么近。

  守护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