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滨滨说法
滨滨说法
滨检普法说丨没理清的纠纷 剪断了的电源线
时间:2025-02-2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他不给我佣金,我气不过就让他的柜子运营不下去。”近日,滨江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因介绍费纠纷引起的故意毁坏财物案。


2024年8月,杨某某为浙江某科技公司牵线搭桥,成功租赁了一处商业楼场地用于放置外卖快递柜。然而,合作达成后,双方却因口头约定的介绍费是否支付产生了争执。公司负责人许某某坚称杨某某未完全履行中介义务,拒绝支付这笔费用;而杨某某则认为自己辛苦促成合作,理应得到报酬。


深夜的冲动


多次协商无果后,杨某某心中的不满逐渐发酵,最终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讨回公道”。于是,8月5日至9月13日期间,杨某某经常趁着夜幕降临,悄然潜入那栋商业楼,手持工具,一次又一次地剪断、拉断外卖快递柜的电源线。


十次破坏,十次断电,柜内的食品和快递也无法存取,仅外卖快递柜的维修费用便已经超过了3万元。被害公司起初对此毫无头绪,直到通过监控和夜间蹲守,才终于锁定了这位“深夜破坏者”。面对铁证,杨某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并主动赔偿了4万元维修费用,试图弥补自己的过错。


这场因4000元引发的纠纷,最终演变成剪线毁财违法犯罪行为。杨某某的冲动之举,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让自己深陷法网。


【法条链接】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检察官提醒

合法维权,理性为先。经济纠纷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但解决纠纷的方式决定了事件的走向。杨某某若能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益,而非采取破坏手段,就能避免刑事责任的追究。

口头约定需谨慎。本案中,双方因口头约定的介绍费产生争议,这也提醒我们,在经济往来中,尽量以书面形式明确约定,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理性沟通化干戈,莫让冲动毁前程!面对纠纷,我们应始终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暴力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甚至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